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一场关于科技成果的“信用实验”正悄然改变产学研的规则——专利技术,企业可以“先尝后买”,用好了再付钱。
当许多地方还在为“成果如何定价”“风险谁来承担”争论不休时,科创中心和萧山区、相关领域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深水区开展了大胆的“试用装”模式探索。
“先研后付”:一场风险共担的机制革命
今年年初,“兆丰机电浙大科创中心安心宝专户”在萧山农商银行正式开通,标志着萧山区首个“安心宝”账户落地运行,将用于保障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创中心的首个合作项目。
安心宝制度,简而言之,就是采取先研后付的模式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制度的核心逻辑,是企业出一点、科创平台担一点、政府补一点、金融贷一点、保险机构保一点,通过政府背书,来激发企业产学研合作。
在本次合作中,科创中心与兆丰机电将一个汽车线控转向研发项目科学划分为两个里程碑节点。企业首期仅需支付一笔启动资金,待科创中心达成首阶段研发目标后,再向“安心宝”账户支付剩余款项,并开启下一阶段合作。若研发未达预期,账户内的保证金将根据第三方评估的创新成本,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科创中心拨付,既保障了企业资金安全,也尊重并补偿了科研团队的智力投入。
“宝”上加“保”:创新合作开启新征程
近日,科创中心与杭州衍进科技、太平科技浙江分公司共同签订的“安心宝”科技保险项目,正式成为科创中心落地的首单“安心宝”科技保险。
从“兆丰安心宝”的1.0初探,到如今与杭州衍进科技、太平科技联袂签署的科技保险项目,科创中心的“先研后付”模式已成功升级至2.0全新阶段,为高风险、长周期的前沿技术研发注入了新的制度保障。
以合成生物学为例,其在医药、农业、食品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但行业发展也面临技术门槛高、审批周期长、高度依赖人才与资金等多重挑战。研发过程中常因技术变量难以控制而导致项目停滞,使企业陷入研发受阻与资金损失的双重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科创中心与衍进科技围绕“新型工业微生物底盘合成生物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联合定制了“安心宝”双保险方案。该项目的多个关键研发节点将分步纳入保险方案的保障范围,由太平科技浙江分公司为项目全周期提供风险托底,系统化降低研发过程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创新企业,近年来,衍进科技与科创中心紧密协作,聚焦高端生物制造领域,持续攻关基因编辑工具优化、菌株稳定性控制等核心技术。此次配套的保险方案,不仅覆盖企业方投入的研发经费与保证金,也包含科创中心为项目先行垫付的研发成本,从而有效缓解平台在早期投入中的资金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