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科技博弈迈向新高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面对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苏州研发机构正以全新模式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苏州高研院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共建,是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最早入驻的高校之一。苏州高研院主要围绕仿生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影像、高端医疗器械等方向开展技术研发。建有江苏省多模态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20余个;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大仪器专项、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课题)180余项;累计申请知识产权343件,获授权18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0件。
2022年4月,苏州高研院以“基于FPGA的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平台”及“一种估算动态重构硬件加速中的性能开销方法和装置”两项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项目作价入股的形式与苏州相关企业成立新公司苏州中科瀚海高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高工”),突破了传统产学研合作仅依靠技术转让或委托开发的局限,实现了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
在此次项目转化实施过程中,苏州高研院科研团队向中科高工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赋能,提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为企业持续引入外部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
在苏州高研院技术的支持下,中科高工与国产智能芯片厂商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和技术联系,开发出边缘智能盒子、人工智能教育装备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人工智能产业公司,为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AI应用场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更好地繁荣国产人工智能生态。
目前,中科高工拥有智算云操作系统、云边协同计算框架、边端软硬共性基础组件、云边端一站式开发平台等多项关键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以及软件著作权20项,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和11项软件著作权的授权,荣获了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质认定。
此次,苏州高研院采用作价入股的方式,突破传统产学研合作仅依靠技术转让或委托开发的局限,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产业 “两张皮” 的问题,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合作机制、利益分配、项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其他合作项目提供可借鉴的范例,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发展。